就业科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4年12月24日   点击人次: 43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要抓住三个关键

2023-03-28 来源:《光明日报》收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客观来说,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大军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群体,在数量上已取代农民工群体成为新增就业主力——我国2022年新增农民工总量约311万人,而同年高校毕业生突破千万大关,达1076万人;2023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已达1158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高校录取人数依旧呈现上升态势,因此,预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在未来数年内都不会出现明显下降。正因如此,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将会持续成为我国面临的主要社会矛盾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将“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为进一步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点,笔者首先基于经济学理论框架对就业问题进行拆解。当一国经济结构出现快速变化时,必然伴随着部分行业的衰落和企业的退出,导致已有工作岗位快速流失,失业率上升。虽然新行业兴起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但工作匹配和技能再培训存在时滞,因此造成了摩擦性失业。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失业率也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就业难形成恶性循环:失业者觅工动力不足,或者其技能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企业便很难寻找到称心如意的员工,从而降低企业寻觅员工的动力。因此,这样不仅会导致岗位空缺率偏高,企业潜在劳动需求得不到满足,失业状况还会导致相关人员寻觅正常就业途径以外的其他渠道,直接或间接造成其无法负担技能培训的经济或时间成本,进一步强化了劳动力市场的悲观预期,甚至促成就业市场恶性竞争,共同降低劳动者正常觅工动力, 构成就业难这一状态的自我强化机制。

  相对于年长的劳动者,高校毕业生有更优渥的成长环境,但这也导致了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面临更大挑战。首先,当前高校毕业生大多成长于我国宏观经济腾飞期,从小的衣食无忧让他们对工作岗位和未来人生规划有更强的个性需求。其次,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青年人尚未建立成熟的择业观,这一群体普遍对自己有着过高的人生期待。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有效衔接还不充分,进一步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不如其他青年群体,就业失败经验可能还会进一步触发他们求职时的抵触情绪。再次,这一代人普遍得到了家庭的大力支持,此前广为讨论的“六个钱包买房论”不论对错,都反映出父辈乃至祖辈的积累成为了当前青年人的坚强后盾。慢就业成为他们的第二选项,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择业期待。最后,当前就业的严峻形势加剧了竞争压力,导致“内卷”现象广泛在求职和在职人群中出现,进一步降低青年人求职意愿、专精工作相关内容的内在激励与稳定发展职业的动力。

  当代青年人的以上特点也体现在其失业原因方面。根据2021年人口与就业年鉴数据,截至2021年底,笔者估算出青年人主要失业原因是毕业未就业(59.0%)和个人原因/辞职(28.2%)。对比2012年人口与就业年鉴数据,毕业未就业和个人原因/辞职的比例分别为61.4%和18.6%。从这些数据来看,我国对于青年人就业的辅导和支持,在过去十年持续收效,但由于个人原因/辞职造成的失业也开始成为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此外,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课题组的研究数据,2021年高校毕业生中大多流向了五大服务行业:教育、制造业、信息、软件与信息技术、金融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这也反映出青年群体呈现出较强的行业取向,与我国2021年人口与就业年鉴数据形成印证:2021年底,青年群体主要行业集中于制造业(18.6%)、批发零售(15.4%),住宿餐饮(8.7%),教育(7.8%),信息、软件与信息技术(4.7%)、居住、修理(6.5%)、公共管理(4.9%)等服务行业。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首份工作保障、稳定青年职业发展和支持青年人就业重点行业是解决青年群体就业问题的三个关键要素。因此,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上,我们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以就业导向思维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系统做好落实毕业生首份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做好立德树人、专业教育的同时,应进一步破除灌输式教学思维,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夯实毕业生在职场应用专业知识的基本功。同时,不同院校应做好专业分工,突出优势学科,充分利用已有教师资源和配套设施,深耕优势领域内的人才培养工作。还要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积极将择业教育、职业观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心理指导融入日常教学,增进学生对就业重要性的认知,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正确面对就业道路上的挫折和烦恼,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引路人。相关教育监管部门应预判宏观趋势并建立各类人才需求信息,科学筹划各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供给上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各高校应积极筹备毕业生就业专场,积极吸引中小微企业和基层单位带需入校宣介,为学生创造职业实践机会。

  第二,尊重青年人的时代需求,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职业培训体系,稳定青年职业发展路径。尊重青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公平保障所有劳动者合法权益,提升岗位与岗位、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流动性,保障劳动力要素流转有序,通过提升未来职业发展的丰富路径和经济激励,以增强劳动市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降低其对首份工作的工资预期,激活青年人下基层、实现灵活就业和创新创业的动力。同时,建立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职业培养和学位授予,健全中小企业内职业技能等级设置和等级认定机制,精准满足青年人职业发展的教育需要,通过保障长期人力资本积累,降低企业人才培养成本,提升企业用工激励,进而助力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此外,基于劳动法对不同行业拟定岗位工作手册,规范用人过程,破除求职“内卷”趋势。

  第三,增进劳动市场匹配效率,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搜寻范围,顺应高校毕业生就业重点行业倾向。创新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机制,组建专业人才工作队伍。通过积极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与市场招聘平台公司深度合作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质量,通过统筹公共就业与市场就业服务平台着力提升劳动市场匹配效率、扩大就业搜寻范围,主动寻找新业态就业突破口。同时,统筹搭建全国一体化、多层次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体系。在有效帮助高校毕业生甄别虚假和不良工作信息的同时,重点关注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积极了解重点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岗位技能需求,与高等教育具体培养形成互动。此外,积极发展针对大学毕业生的第三方职业规划与发展辅导机构、专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打造一体化人才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与市场的技能匹配度,多措并举帮助扩大毕业生劳动搜寻范围,提升市场劳动匹配效率,降低劳动力供需双方的搜寻成本,内生性提升双方的工作和人才搜寻动力。